故宫博物院近几日成了新闻热点,一次很快被破的失窃案、一面原本表达谢意的锦旗和一段越描越难以自圆其说的建福宫传闻,一下聚拢了四面八方的目光和议论。许多人说,故宫博物院这回丢东西了。
这座昔日的紫禁城到底丢了什么?
有人说是丢了艺术品:窃贼虽然被抓获,失窃艺术品却还有好几样下落不明。不过早在破案前,故宫博物院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信息,指出这些失窃艺术品都是寄展,“并非故宫藏品”,也就是说,丢东西的不是故宫博物院。
有人说是丢了人:那面锦旗上下两联,“卫京都泰安”则罢了,“撼祖国强盛”是什么意思?“撼”的意思是“摇晃、颠覆”,金兀术曾说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,“撼祖国强盛”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情感?一家守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博物馆,竟送出这样一面锦旗,实在丢人到家。可故宫博物院很快理直气壮地说,这样用显得厚重,你们不理解那是你们没学问,也就是说,丢人的也不是故宫博物院。
也有人说是丢了份:建福宫花园变身高级会所,身为管理者的故宫博物院,实在是颜面无光、斯文扫地。但故宫博物院却祭起一道冠冕堂皇的声明,声称建福宫完全由故宫博物院管理,主要用于接待国际国内贵宾参观、举办文化沙龙、讲座等活动、举办新闻发布会等,“不存在也不可能作为所谓的顶级富豪私人会所”,也就是说,故宫博物院这么做,毫无丢份之处。
就这“三丢”争论枝节问题似无太多必要:嘴长在大家身上,脸皮却长在人家身上,就算千夫所指,倘对方闭上九重宫门,躲到城墙后严防死守,也是徒呼奈何。
该较真的,倒是故宫博物院所丢失的更珍贵、更不应丢失的东西:与故宫瑰宝和中华文明相称的基本文化、文明素质。
正如许多观察家指出的,以故宫的安保条件、级别,一个普通窃贼能轻易得手,漏洞在人而不在设备。窃案发生后故宫博物院撇清失窃品“与馆藏无关”,破案后力图把坏事变好事,个中流露出的,恰是和中华传统文化中先省己身、推己及人的传统背道而驰的文明、文化素质缺失。
正如不少文字学者乃至普通民众所言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文化单位写错锦旗,闹出歧义,固然颜面无光,但试图掩盖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难看出的错别字,足以让人质疑:如此文明、文化素质,如何能胜任文化单位的管理,和对传统的保护、弘扬?写错字和公然掩饰错字,孰重孰轻,堂堂文化单位管理者竟无从判断,这才是最大的笑话。
建福宫是非闹得沸沸扬扬,然而故宫博物院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。仿佛“完全由故宫博物院管理”、“主要用于接待国际国内贵宾”,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紫禁城一角商业化,就可以把他人无偿建设、移交的设施用于有偿服务。如此逻辑,与中华传统重礼、重义、轻利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背道而驰,而有关方面竟不自知,其丢失的又岂止一些东西、一些人、一些份?
类似争议在故宫或故宫周围并非一日,早一些的开放三大殿供影视剧有偿拍摄,后来的“星巴克争议”、“太庙图兰朵”,及花大价钱购买次等级文物甚至疑似赝品等,均是此类。对此故宫博物院也作出过一些调整,但如今事实证明,倘若基本文化、文明素质的缺失不能得到弥补,细节补救的效果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。
不止紫禁城,类似事件全国各地俯拾皆是,如五岳、黄山和曲阜过度开发,众多古城、古街“文化搭台创收唱戏”,追根溯源,不都是基本文化、文明素质悄然流失后,伪文化、伪文明粉墨登场李代桃僵的必然结果?
不光是管理者,整个社会在时代新旧更迭之际,传统文化、文明素质的低落,也给了这种伪文化、伪传统以土壤。收藏圈泥沙俱下的狂热,对民族复兴的急功近利,不都是最明显的表现么?
自称“十全武功”的乾隆,他的时代被称为清代盛世巅峰,但这位酷爱古董收藏、嗜好写诗写字的“书生皇帝”,却也是公认的假字画、假古董购买者,和烂诗、代笔诗的炮制者。这一古怪现象,曾被有识之士认为是“盛世危言”的真实写照;鉴古知今,今人固应对故宫博物院的一系列“丢失”较真,但更应认真反省基本文化、文明和传统素质的丢失——这个“失主”不仅是故宫博物院,也是各地有关部门,也包括你我。
|